看這篇文章之前,可以先來做個小市調,你曾經在經期中,直接跟朋友說出「我月經來了」的人請舉手,我相信,這樣的人恐怕不多,或者幾乎沒有。不知是誰傳承下來的,每當月經來了,我們總是會說「我那個來了!」、「我好朋友來了!」或是「大姨媽來了!」難道「月經」這兩個字真的那麼難啟齒?
原來全世界女生都一樣會用代號我們比月經當成好朋友、大姨媽,這個很稀鬆平常。但如果你曾經有旅行過歐洲的經驗,有些國家,是用「畫家」、「鯊魚」或是「藍莓」來代替「月經」這兩個字。原來,全世界很多女生,都幫月經取了代號,或是說,都用了很委婉的說法,還替代月經這兩個字。不過,女性健康用品品牌Intimina發起了每個人都應該直接用「月經」這兩個字來稱呼月經週期,其全球品牌經理Dunja Kokotović 說:「談論月經是很正常的,但全世界使用了 5000 多種委婉的說法,要使談話正常化,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月經週期並不羞恥,我們希望女性月經來了,可以公開說出來。」
Girl long haired brunette lying on back on white bed having insomnia and covering hide face hands. Early awakened. Naughty sunny morning. top view, feeling sad or depressedljubaphoto月經二字不需要用代號全世界有 5000 多種委婉說法,來表示月經的到來:從「畫家來了」到「弗洛阿姨在城裡」,或者是「鯊魚週」、「草莓週」等等。這些委婉語中,蠻多都有相當負面的含義,大多源於父權制意識形態,將月經與對性行為的羞恥聯繫在一起,原來不只有亞洲,全世界都是這樣。女性賦權主義者 Alessandra Bitelli 解釋說:「重複使用某些委婉語,意味著,即使在今天,一些女孩仍感到公開談論關於月經的議題是很尷尬的。 事實上,使用『經期』這個詞不應該感到羞恥,就像說自己感冒了也不應該感到羞恥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