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O. Faulkner, A Concise Dictionary of Middle Egyptian, Oxford, Griffith Institute, 1962, p.314.
[2] R.O. Faulkner, A Concise Dictionary of Middle Egyptian, p.133.
[3] R.O. Faulkner, A Concise Dictionary of Middle Egyptian, p.166.
[4] Chahira Kozma, “Dwarf in Ancient Egypt”,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Vol.140, 2006, pp.303—311.
[5] Veronique Dasen, Dwarfs in Ancient Egypt and Gree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46—83.
[6] 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中华书局,1987年,第216页。
[7] 景振国:《中国古籍中有关老挝资料汇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8页。
[8] Terrien de Lacouperie, The Languages of China Before the Chinese, David Nut, 1887, p.75.
[9] 凌纯声:《中国史志上的小黑人》,《中国边疆民族与环太平洋文化:凌纯声先生论文集》上册,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第345—359页。
[10] 参见王青:《西域传说中的特殊国度》,《西域研究》2008年第3期;[美]薛爱华著,吴玉贵译:《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43页。
[11] 关于短人国或小人国故事来源和传播渠道的研究,参见[德]夏德著,朱杰勤译:《大秦国全录》,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48—50页;[美]薛爱华著,吴玉贵译:《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第145页;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361页;王青:《西域传说中的特殊国度》;王永杰:《利玛窦、艾儒略世界地图所记几则传说考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年第3期。
[12] 《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中华书局,2013年,第2309页。
[13] 《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第3863页。
[14] 《汉书》卷五六《东方朔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843页。
[15] 《新唐书》卷一九四《阳城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572页;《新唐书》卷二二一下《西域传》,第6244页;《新唐书》卷二二二下《南蛮传》,第6305页。
[16]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编:《唐安国相王孺人壁画墓发掘报告》,河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56—57页。
[17]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著:《唐惠庄太子李(扌为)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3页。
[18] 陕西历史博物馆编:《中国古代壁画·唐代》第2册,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7年,第188页。
[19] 张铭洽主编:《章怀太子墓壁画 中英文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62页。
[20] 张铭洽主编:《章怀太子墓壁画 中英文本》,第63页。
[21]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编:《唐安国相王孺人壁画墓发掘报告》,第139页。
[22]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编:《唐安国相王孺人壁画墓发掘报告》,第148页。
[23]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著:《唐惠庄太子李㧑墓发掘报告》,图版五。
[24]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著:《唐惠庄太子李㧑墓发掘报告》,图版五。
[25] 陕西历史博物馆编:《中国古代壁画 唐代》第2册,第188页。
[26] Lionel Casson, The Periplus Maris Erythraei:Text with Introduction,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 p.91.
[27] [古罗马]普林尼著,李铁匠译:《自然史》,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第88页。
[28] (唐)樊绰撰,向达校注:《蛮书校注》,中华书局,2018年,第169页。
[29] [英]F.金敦·沃德著,李金希、尤永弘译:《神秘的滇藏河流:横断山脉江河流域的人文与植被》,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44—147页。
[30] P. Christiaan Klieger, “Modern xizang-Burma Trade Caravans-A Transnational Economic Structure of the 21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ongolian and xizangan Affairs Commission, Vol.22, 2003, pp.110—135.
[31] 根据调查结果,缅甸医疗小组的结论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身材矮小之间没有关系,前者可能是缺碘的结果,这是世界上缺盐的山区普遍存在的现象。独龙人身材矮小可能是由家族基因导致。参见M. Mya-Tu, et al., The Tarons of Burma, Burma Medical Research Society, 1966.
[32] 达孟著,林锡星译:《缅甸的独龙族》,《民族译丛》1981年第5期。
[33](三国吴)韦昭注,徐元诰集解,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第359—360页。
[34](三国吴)韦昭注,徐元诰集解,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第363页。
[35](三国吴)韦昭注,徐元诰集解,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第363页。
[36] 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第185页。
[37] 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第319页。
[38] 《后汉书》卷二《孝明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第121页。
[39] 《后汉书》卷三《孝章帝纪》,第131页。
[40] 《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第207页。
[41]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7年,第55—56页。
[42](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第250页。
[43] 《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张守节注引《括地志》,第3812页。
[44](唐)李绰:《尚书故实》,中华书局,2019年,第125页。
[45](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年,第725—726页。
[46](清)赵慎畛:《榆巢杂识》,中华书局,2001年,第173页。
[47](清)宣鼎撰,项纯文校点:《夜雨秋灯录》,黄山书社,1999年,第346—348页。
[48][美]薛爱华著,吴玉贵译:《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第143页。
[49] 在较早的文献中对这一群体的称呼更常使用“焦侥”二字。
[50](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第209页。
[51](清)钱绎撰集,李发舜、黄建中点校:《方言笺疏》,中华书局,2013年,第399页。
[52] 周忠兵:《釋甲骨文中的“焦”》,《文史》2014年第3期。
[53](清)钱绎撰集,李发舜、黄建中点校:《方言笺疏》,第284页。
[54](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年,第151页。
[55] 周忠兵:《釋甲骨文中的“焦”》。
[56]《后汉书》卷六〇上《马融传》,第1970页。
[57](清)郝懿行著,李念孔点校:《竹书纪年校证》,齐鲁书社,2010年,第3823页。
[58](晋)皇甫谧撰,徐宗元辑:《帝王世纪辑存》,中华书局,1964年,第37页。
[59] 王子今:《里耶秦简“捕鸟及羽”文书的生活史料与生态史料意义》,《西部考古》2017年第1期。
[60] 《太平广记》卷四八二《木客》,中华书局,1961年,第3974页。
[61] 《太平广记》卷三二四《山都》,第2570页。
[62] 《太平寰宇记》卷一九〇《太和县》,中华书局,2007年,第2210页。
[63] 《三国志》卷三〇《乌丸鲜卑东夷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863页。
[64] 《通典》卷一九三《边防九》,中华书局,1988年,第5269页。
[65] 王永杰:《利玛窦、艾儒略世界地图所记几则传说考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年第3期。
[66][古希腊]荷马著,陈中梅译注:《伊利亚特》,译林出版社,2017年,第67页。
[67] Veronique Dasen, Dwarfs in Ancient Egypt and Greece, p.177.
[68] 指尼罗河源所在的南埃及之沼泽。
[6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动物志》,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364页。
[70][古希腊]斯特拉波著,李铁匠译:《地理学》,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第1040页。
[71][古罗马]普林尼著,李铁匠译:《自然史》,第88页。
[72](唐)徐坚:《初学记》卷一九《短人》注引《神异经》,中华书局,2004年,第462页。
[73] 现已佚,《太平广记》辑佚文12条,参见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中华书局,2017年,第767—770页。
[74]《太平广记》卷四八〇《鹤民》,第3958页。
[75](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第250页。
[76](唐)玄奘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卷一一《僧伽罗国》,中华书局,2000年,第8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