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报答救命之恩,明镜收养了年幼无依的明台。
但是尽管明镜才17岁,但是弟弟明楼才10岁,收养的小弟弟明台才3岁。父母去世后,偌大的明氏家族便只能全部落在尚且未成年的明镜的肩上。后来,又有了明诚的加入,而刚刚15岁的明诚显然也需要明镜这位大姐姐的照顾。
17岁的女孩子,本应该还在学校里无忧无虑地学习幻想未来的生活,而父母双亡的明镜已经被迫需要去承担起家族的重担,去维持家族生意,防止被汪芙渠这样的不怀好意之人侵占,还需要去照顾弟弟的生活成长。
俗话说,长女如母,明镜如同三个弟弟的母亲,尽心尽力地在乱世照顾着弟弟们,在那样的乱世中,最终还将弟弟送出国门进入大学学习生活,同时还维持着明氏家族企业的繁荣发展。这些都占用了她太多的精力与时间,让本作为无忧无虑贵小姐的明镜无暇去顾及自己的爱情,更没有时间能够嫁人。
多重恩怨情仇,无心爱情
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内心所能容纳的情感同样是有限的。当一个人为情仇所充斥内心,他便不可能再有更多的情感去分到其他方面。
父亲母亲为人设计陷害而去世,更有仇人想赶尽杀绝,指派汽车冲撞想要杀害自己与弟弟,侵占明氏家族企业。这样的杀父杀母之仇,必然充盈着明镜的内心。方时,汪芙蕖勾结日本人设计陷害父母,在日本人的帮助下,汪芙蕖最终害死了明镜的父亲母亲。同时,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后,再次发动七七事变侵占北京上海等地,看到了侵略者在祖国的土地上无恶不作,残忍杀害同胞,国仇家恨充斥明镜内心。
明台的母亲在看到汽车冲向明镜时,为了救明镜明楼这对陌生兄弟,奋不顾身推开了明镜,但不幸被汽车所撞去世,留下来了自己年仅3岁的孩子,尽管明镜努力多方寻找孩子其他家人,但最终无果。
所以明镜选择收养了那个孩子,起名明台,并一直把明台当亲弟弟一样养在身边,甚至比亲弟弟明楼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无论是明楼明诚还是明台,明镜都给予了他们最最真挚和细腻的关爱,同时他们都给给予了明镜最最尊敬敬爱的亲情,长大他们已经给了明镜这样一位曾经独自承担重任的女强人所需要的家庭的温暖。
剧中明镜曾对着明楼明诚和明台说:“只要我还在这个家,谁也别想离开这个家”
这些兄妹之间的亲情也同样填满着明镜的内心,曾经占据着她的生活使她没有时间精力去投身自己爱情,后来又同样占据着她的内心使她并不缺乏爱的抚慰,并不会急切渴望自己的爱情婚姻。
另外,当时的十七八岁的明镜身边带着十几岁的明楼外还带着来历不明的明台,后来又收留了15岁的明诚,在当时的国家动乱不安社会背景下,这样拖家带口的女子,不明缘由的人会有偏见和歧视,所以明台的存在也是明镜错过婚姻的一个重要原因。
明镜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女子,她深明大义,无论是对信仰还是亲情,都十分地坚守。撑起明家的一片天之后,明镜已经错过了嫁人的最好机会。
这样的背景下,国恨家仇以及和弟弟们的亲情占满着明镜的内心。一个人的心中装着这么多的的情感,是不可能再有其他的空隙留给自己的爱情的,因此明镜也就自然而然地没有机会结婚了。
高处不胜寒,无门当户对之人
明氏家族作为上海的名门望族,明镜又从17岁开始便接手掌管了明氏家族,掌管着明氏家族名下的各个企业各项生意,完全可以称的上是现代意义上的“女强人”。而这样的家族背景和这样的个人能力,在上海甚至是在全国来说能够与之称得上是门当户对的也是寥寥无几。
而对于明镜这样的女强人,她们的性格往往也十分的强势。家庭的变故,动荡的社会,勾心斗角的商场,以及对弟弟们的责任心,这些情况下要求明镜必须成为一个强势的女人,事实上,她也很好的完成了这个角色成为了一个强势的人。
剧中,明镜不仅商场上独当一面。曾在在名流宴会上,明镜更是当众呵斥明楼,使其下不来台。
通过这些场景可以看出,明镜无论在商场上,还是在家庭中都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女强人形象。
因此凭借明镜的能力和阅历,她能够欣赏倾心的男人肯定是能力与品行都居上上乘的人。但是这样上乘的人,在那个时代可以说基本都是名门望族子弟,因为其余的人在动乱贫困且封建的时期不可能有机会有自己学习和改变自己展现自己的可能性。
而这种上乘的人要不早早在家庭的要求下早早结婚了,要不然在大学学习中找到了倾心之人;同时现在社会还有着对女强男弱的偏见,称之为吃软饭,当时社会偏见可能更重,许多男生因而不可能或者说不敢去追求优秀且强势的明氏集团董事长明镜;明镜因为明台母亲的救命之恩,亲自抚养的明台来历不明,重视所谓妇道的当时,许多家庭不可能同意明镜作为儿媳妇进门;即使真正有了相互欣赏的优秀的爱人,可能往往也比较强势,想来明镜不到二十岁,就已经能够独自掌管明家,同时还作为红色企业家不同活动支持抗日活动,她又怎会为了爱情就接受一个男人的摆布呢?
因此,作为“女强人”的明镜很难遇到一位堪称门当户对,在地位家庭以及能力等方面配的上自己的人,也便没有了机会去碰到能够步入婚姻的人。
信仰高于爱情,爱国重于爱情
明镜作为当时日占区的企业家,不曾忘记自己受苦受难的国家。除了在日本侵略者眼里作为不参与政治的生意人,明镜还有另外的一层伪装下的身份,红色企业家。明镜心怀拯救的家国的信仰。明镜为了明家她这一生未嫁,她曾对明楼说自己是一个失家的女人。
“二十年前我曾有过一段良缘,是我自己为了家庭选择放弃,我也有自己崇高的理想和奋斗的信仰。”
而在当时的上海,作为日本侵略者占领下的中国的经济中心,日本人对于经济上监管十分严格,同时大批的企业主也投靠日本侵略者。如果明镜结婚,很大的可能是会退居企业管理幕后,即使不退居幕后,丈夫对于企业经营上的插手,对于明镜作为红色企业家帮助我国革命事业的各项工作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况且,在日占区,人人对于国民党、共产党讳莫如深,不可能有人敢明确表示支撑抗日工作支持革命工作,因此明镜不可能找到与自己信仰相同的心上人能够支持甚至帮助自己的工作。
而在当时严峻的抗日情形下,我党在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十分需要自己的红色企业家,去帮助筹集抗日活动所需要的各项物资和资金等。这也意味着,明镜作为上海地区暗中支持帮助抗日活动的红色企业家是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存在。因此,正如明镜所说,她也有着自己崇高的理想和奋斗的信仰,并为之抛弃了自己爱情与迈入婚姻殿堂的可能,选择独自照顾弟弟,独自伪装。
结语
明镜是一个爱憎分明的女子,她也有自己的追求和信仰,作为红色企业家在日占区为国家的抗日做着自己的贡献。
爱情固然浪漫和美好,但是在那个时候,那个年代,家族事业才是明镜心中最重要的。明镜精力全部用在了经营事业和照顾弟弟上,自己却错过了谈恋爱时期,错过了爱情和婚姻。
其实她的要求很简单,就想他们三兄弟安安稳稳的,结婚生子幸福的生活下去就心满意足了。
明镜三观很正、为人也仗义,性格是外刚内柔,对待敌人更是宁折不弯,对待家人却很宽容善良。明镜把爱给了明台、把温柔给了明诚、把命给了明楼,她自己这一辈子都在为别人着想,唯独没想过自己。
她是个伟大的女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