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融融,我来回答。
1.郡、县:
秦朝设立郡县制,全国共分36郡,郡下是县。郡的长官为太守,县的长官为县令。一个郡往往下辖几个县。
2.州:
东汉末年,将州定为郡级以上的行政区划,州的长官称州牧,州下辖郡,郡下辖县。如刘表就是荆州牧,荆州下辖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等七郡。南北朝后,州的辖境日益减缩,地位日益下降,到明清时期降于府下。
3.路:
宋代地方行政区划为三级制,即路、州、县。北宋将天下总分为十五路:京西路、京东路、河北路、福建路、江南路……路的长官称监司,每路4个。宋代的州相当于以前的郡。
路只在宋丶元两个朝代使用过,相当于明清时期的省。
4.府:
宋代除了路、州、县以外,还有一些与州同级别但稍微特殊的行政区划。府往往由地位重要的州升级而成的。
5.邑:
旧指县。本来指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邑。如河南有个地方叫夏邑,就是商丘市下面的一个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如果喜欢,请帮我点赞,并关注我哟!)